整理/谢若兰
1952年中国浓香荣耀天下
泸州老窖成为唯一蝉联历届“中国名酒”称号的浓香型白酒。图为泸州老窖召开蝉联五届国家名酒庆祝大会现场
20世纪90年代泸州老窖鸡尾酒
1992年,“泸州老窖金爵士超豪华特曲酒”惊艳问世,被誉为“东方第一瓶” 时间拨回到1952年,彼时的新中国百废待兴,正开启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那一年发生了诸多影响深远的事件:参加第15届夏季奥运会即新中国成立参加的第一届奥运会;中共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在北京成立,推行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行动;培养出第一批女飞行员,自此蔚蓝的天空多了一抹飒爽的英姿;开展大规模扫盲运动,拉开全国扫盲序幕;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正式动工兴建、八一电影制片厂创建,人民生活逐步多样化……
在白酒行业,同样有一件大事发生,那就是第一届全国评酒会的举办。在这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评选会上,泸州老窖一举拿下了宝贵的“中国名酒”荣誉,自此之后五度蝉联,成为唯一蝉联历届“中国名酒”称号的浓香型白酒。
随着国内外商品市场交流合作的逐步扩大,泸州老窖顺应时代发展,积极探索海外市场。
20世纪60年代开始,泸州老窖外销酒品牌主要使用“麦穗牌”商标,这时期,只有特曲才能灌装“麦穗牌”,头曲、二曲和三曲是不可以的,更加凸显“麦穗牌”对品质的高要求。“麦穗牌”泸州老窖大曲酒大量销往港澳、东南亚和美国等海外市场,国内则主要供应华侨商店、外贸公司等,因此也被誉为“外贸大曲”。
1987年,员工代表亲赴隆昌火车站迎接泰国曼谷金奖归来时的盛况 朴实无华的酒瓶,盛装飘香数百年的浓香美酒,“麦穗牌”在国家和省市统一计划安排下飘洋出海。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期,泸州大曲酒的产量和年创汇额均居四川省白酒之首。1977年至1987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泸州大曲酒当时每年出口量约占四川省名酒出口量的60%~70%,亦为全省之冠。1987年12月,在深圳举办的中国出口名特产品评选中,泸州老窖(麦穗牌)大曲酒荣获中国出口名特产品“八七金奖”。
在走出国门的同时,泸州老窖始终没有忘记坚持向内求索,精进自身工艺,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并将科研成果慷慨分享给行业内其他酒企,引领中国白酒跨上新的台阶。
历史上,泸州老窖先后举办数十期酿酒科技技术培训班,培育了数万名酿酒技工、勾调人员和技术核心骨干。
20世纪世纪60年代,顺应时代发展,“工农产品”遍地开花。泸州老窖于1966年启用具有时代特色的“工农牌”替代原有泸州地方特点的“白塔牌”,商标以时代元素齿轮和麦穗来呈现,齿轮代表工业,麦穗代表农业,象征工农联盟,表达了人们对时代的坚定信仰和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工农牌”泸州老窖特曲酒在海外市场大受好评,并在1987年泰国曼谷第二届国际饮料食品展览会上获唯一金奖——“金鹰奖”。
此时的泸州老窖,除相继推出“麦穗牌”“工农牌”并取得不俗成绩外,也在积极寻求产品的多样化与国际化,将视线投向特色国际特色酒种产品——鸡尾酒。
泸州老窖将国际流行的调配技术与浓香型白酒的调味技术结合,开发出一组四色四瓶的彩虹鸡尾酒套装,给当时的白酒行业带去了一抹清新明快的色彩。1988年,彩虹系列鸡尾酒获得“全国旅游商品优秀新产品奖”。
1992年,泸州老窖又创造出形似炮台的“金爵士”,上市之初以1500元的价格和独有的造型引来世界的目光,其内在品质和外在包装均创下业内之先河,被誉为“东方第一瓶”。
无论是彩虹鸡尾酒,还是“金爵士”,都是东方古典技艺与西方时尚潮流的一次深度碰撞,彼时的泸州老窖已经展现出超前的战略布局和全球化思维。
而泸州老窖的实力也在国际赛事中频频获得认可,一度成为国际奖项“收割机”。
1992年12月24日,已经10次荣获国际金奖的泸州老窖通过《文汇报》向世界华人传递出圣诞节的祝福,当天的报纸上刊登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一年一年,一代一代。泸州老窖引领着中国白酒事业蓬勃发展,见证着中国外交事业的光辉篇章。
1978年,麦穗牌泸州老窖大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