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上接第03版)
百年征程 波澜壮阔
——泸州老窖党建发展的金色印记
文章字数:1,703
泸州市曲酒厂1961年、1963年组织架构示意图

泸州老窖“工农牌”特曲


20世纪80年代,酒厂设计开发彩虹鸡尾酒,受到国内外消费者喜爱



1980年、1984年,两次荣获国家质量金奖

泸州老窖技工校旧址

  历史印记 党政引领下的时代情怀(1959年-1969年)
  1960年,地方国营泸州酒厂和公私合营泸州市曲酒厂筹备合并工作,为加强领导,有计划地、妥善地做好两厂合并工作,7月1日,经上级党委批准,成立泸州市曲酒厂党委。1961年,两厂合并,更名为“泸州市曲酒厂”。
  为加强组织建设,两厂合并后,酒厂党委将两厂原共有的6个党支部调整为5个党支部,统一管理61名党员。1963年5月,酒厂党委召开党员大会,选举产生第二届党委委员,同年7月,为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生产管理,又将5个党支部调整为4个党支部,并同步将生产车间对应调整为营沟、小市、肖巷子和花酒4个车间。
  1963年,泸州老窖特曲酒在第二届全国评酒会上再次荣获“中国名酒”荣誉称号。此后,国家很快进入文革时期,工农联盟成为社会热点,泸州老窖随即全面开启了“工农牌”特曲的时代。
  “工农牌”特曲体现了时代潮流,从国家领导人至普通老百姓,无不喜爱——在中央,毛泽东、周恩来常以“工农牌”特曲宴请各国元首;在地方,工农牌特曲因其限量供应只有县长批条才能得到,所以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老县长”。在当时,“工农牌”特曲的品牌含金量,任何一支老牌名酒都无法与之匹敌。
  自主发展 缔造时代浓香典范和标准(1969年-1979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这次全会,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泸州曲酒厂党委积极组织开展学习,以实际行动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落实《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推动酒厂实现自主发展、加强现代化建设。
  这一时期,各级党政领导非常关心泸州曲酒厂的发展,多次来酒厂视察,勉励泸州老窖大曲酒加快发展步伐,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名优酒,满足市场需要和国际交往。
  1978年,泸州曲酒厂积极推动技术革新,全体员工以高度的革命精神和严肃的科学态度对一脉相承的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总结,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泸州大曲酒操作规程,明确了各工种的技术标准,取得了“尝评勾调”“热季配料比例”“冬季双层制曲”等七项重大推优成果。1979年,第三届全国评酒会于大连举行,本届评酒会首次按香型进行评比,并确定了白酒香型的风格特征。泸州老窖特曲则以“醇香浓郁、饮后尤香、清洌甘爽、回味悠长”的风格被确定为浓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因此将浓香型白酒称为“泸型酒”。由此,泸州老窖特曲成为了浓香型白酒的典范和标准。
  春潮涌动 酒界黄埔的现代化转型之路(1979年-1989年)
  1980年,泸州市曲酒厂被中商部确定为率先进行扩张试点的企业,产销方面有了一定的自主经营权。1984年,省、市政府确定泸州市曲酒厂为首批进行全面推行厂长负责制的单位。
  1983年12月28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莅临泸州,在泸州老窖老窖池群旁,他称赞“泸州老窖,童叟无欺,货真价实”,并留下了“风过泸州带酒香”的佳话。
  1985年至1988年,国务院批拨专款2800万元对泸州市曲酒厂罗汉三车间扩建改造,率先在全国酒类行业中建起布局合理、配套设施先进、规模庞大、年产万吨的大型酿酒基地——罗汉酿酒生态园,被誉为花园式工厂。
  1987年,泸州市曲酒厂在酿酒行业中首先实行计算机联网管理,开展全面质量管理认证,成为国家二级企业,实现传统老厂向现代化企业转化。
  1988年,在建成后的罗汉酿酒基地内,泸州老窖成立了全国第一所专门的酿酒技工学校,先后为全国培训了8000多名酿酒科技人才。由泸州老窖培养,学成后有相当建树的酿酒工程师达5000多人,如今分布于全国各大酒企。因着对行业所做的突出贡献,泸州老窖被誉为酒界技术的“黄埔军校”。

版权所有: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