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7版
发布日期:
请回答1952:
为了那口浓香,我们酝酿了70年
文章字数:4,371
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升国旗

电影《南征北战》剧照

兰州车站万人集会庆祝天兰铁路通车

颁发扫盲毕业证

“高端浓香型白酒名酒价值标杆”泸州老窖1952



《中国名酒分析报告(1952)》里,明确“四川泸州老窖酒”荣获“中国名酒”称号(第一届)

泸州老窖1952年首届全国评酒会获奖年份原酒

  文/青水整理/谢若兰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七十,是一个时间长度的名词,也是一段可以触摸的岁月。古有姜太公七十余岁渭水之滨遇文王、百里奚七十余岁拜相辅秦王,今有年逾七十的村上春树、张艺谋创作不减,佳作频出……他们,经过时光的淬炼,少了一丝少时的清高孤傲,多了一丝虚怀若谷韬光养晦的沉稳,最终横空出世一鸣惊人或闪耀寰宇。
  时间拨回到1952年,彼时的新中国百废待兴,正开启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那一年发生了诸多影响深远的事件:参加第15届夏季奥运会即新中国成立参加的第一届奥运会;中共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在北京成立,推行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行动;培养出第一批女飞行员,自此蔚蓝的天空多了一抹飒爽的英姿;开展大规模扫盲运动,拉开全国扫盲序幕;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正式动工兴建、八一电影制片厂创建,人民生活逐步多样化…… 
   1952年埋下的种子 早已枝繁叶茂
  这是1952年。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从千疮百孔的旧时代走过来,经济逐步恢复,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为崭新的生活而奋斗着。这一年发生的许多事情,都悄然为如今的中国埋下了伏笔。
  1952年,第15届奥运会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接到参会的邀请电文,40人的中国代表团,马不停蹄地赶到奥运村,顾不上休息,迅速到广场上集合,举行了升旗仪式,“此去把五星红旗插到奥运会就是胜利……要通过代表团的工作和运动员的精神面貌去宣传新中国”,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参加奥运会。
  1952年,埋下了一粒体育强国的种子,誓要打碎“东亚病夫”的刻板印象。几十年来,我国实现了奥运会零的突破,2008年成功举办夏季奥运会,2022年成功举办冬季奥运会,北京成为世界唯一的双奥之城,从“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到“一起向未来”,中国正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目标稳步迈进。
  1952年6月12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立,也就是著名的北京人艺。作为中国第一所艺术院团,也是最负盛名的专业话剧院,北京人艺成为一代代优秀演员向往的艺术殿堂。
  1952年10月6日至11月4日,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北京举行,四大名旦登台演出,23个剧种的37个剧团、1600多位演职员共聚一堂,卡司阵容空前绝后的豪华。
  不过在1952年最受欢迎的娱乐是看电影。新中国第一部战争片《南征北战》于1952年八一建军节前上映,山东潍县第九区放映的电影《新儿女英雄传》,一个晚上便集合了观众一万多人,甚至从未听过“电影”这个名字的村民,也从几十里地外套上大车,骑着驴,骑着牛,扶老携幼赶去……
  1952年,埋下了一粒热爱生活的种子,历经岁月而愈加经典,长出岁月珍藏的芽。现在,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露天电影、放映队早已成为历史,我们不仅可以随时随地欣赏大片,甚至中国的电影市场领跑全球电影产业。此外还有诸多优秀的中国电影走出国门,让世界看到和了解中国。
  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建成通车,全长505公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条铁路干线。1952年天兰铁路建成通车,天堑变通途,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条由内地通往西北的铁路干线,为开发和建设中国西北地区,促进国防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当时,新生的共和国百废待举,经济实力和技术能力捉襟见肘,要修铁路谈何容易。有人问,铁轨、枕木、机车从哪来?“依靠地方,群策群力,就地取材,修好铁路!”党中央的指示明确有力,地方认真落实。鞍钢的钢锭、上海的钢梁、武汉的机车,源源不断运到建筑现场,工人们更是热火朝天投入到铁路的建设中。1952年,埋下了一粒新中国轨道交通发展的种子。车轮滚滚,汽笛长鸣,提速飞驰。穿越近70年岁月,几经提能改造,成渝铁路依然是成都重庆两城之间重要交通大动脉,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血管更加通畅,天兰铁路依旧发挥西部交通脊梁的作用,“八纵八横”的铁路强国梦越发清晰。当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稳居世界第一。
  “太阳升起,红光满天,文盲睁呀睁开了眼……”20世纪50年代,无数人唱着这首广为流传的《扫盲歌》,加入了扫盲大军。
  1949年,我国的文盲率高达80%。为解决这一问题,1952年5月24日,一场让亿万中国人民“睁开眼睛”的扫盲运动开始了。
  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被创造出来:工厂的“车间学校”,煤矿的“坑口学习小组”,运输队的“火车队学习小组”,农村的“地头学习小组”,妇女的“炕头学习小组”,包教保学,夫妻识字……参加扫盲识字班、处处是课堂、师生大家当,学习热情高涨,以及“速成识字法”的推广,很多战士、工人,在短时期内脱盲,很多人能够在一百个小时认识上千个字。1952年,埋下了一粒知识改变命运的种子。经过多年的全民扫盲运动,1964年,我国15岁以上人口的文盲率,已经由解放初期的80%下降到了52%,1亿多人摘除了文盲的帽子。2001年1月1日,中国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如期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这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首届全国评选 名酒魅力初现
  1952年,为振兴酿酒工业,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倡导,国家轻工业部秋季在北京举办了第一届“全国评酒会”,由中国专卖事业公司筹办。
  1951年,《专卖事业暂行条例》颁布,对全国的专卖事业实行统一的监督和管理,规定专卖品定为酒类和卷烟用纸两种,并暂由华北酒类专卖公司代行全国酒类专卖的管理和协调职能。
  第二年,为了落实全国酒类专卖政策,华北酒类专卖公司召开了全国酒类专卖会议,要求各地区酒类专卖干部携带各地出产酒类样品参加会议,这就为评选全国名酒创造了便利条件。
  白酒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了独特的中国酒文化。但1949年之前,受战争影响,整个酿酒行业满目疮痍,白酒生产基本停留在产量小、生产效率低的手工作坊水平,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
  直到1952年第一届全国评酒会举办,在全行业掀起了生产新高潮。第一届评酒会在举办前收集了全国各地的白酒、黄酒、果酒、葡萄酒的酒样103种,由北京试验厂(即现在的北京红星股份公司)研究室进行化验分析,形成推荐意见。
  评审小组由中国酒类酿造业先驱,曾留学比利时酿酒学院和巴黎巴斯德学院的朱梅先生(1909年-1991年)领衔,专家们对每一种入选名酒的分析数据、历史资料和甄选过程,都做了说明,并编辑“中国名酒分析报告”,交第二次全国专卖工作会议审议后向全社会公布。
  在当时的中国,关于酒类成品、半成品的分析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方法。据当时专项小组成员、著名酿酒专家王秋芳回忆:“我们在接受任务时只能千方百计地搜寻国内外的相关资料,记得当时搜集的资料有:李颖川著《食品检验及分析方法》、曾瑞显著《工业化学分析法》、山田正一著《酿造分析法》、田中芳雄著《化学工业试验法》。从这些资料中寻找相关的分析方法,进行试验,反复对照,从积累的数据中,总结出一套经过实践检验的白酒分析方法,用于生产后达到了预期效果。”
  酒样的分析自1952年7月下旬至8月下旬夜以继日地加紧完成,数据整理总结到10月全部完成。根据第二届全国专卖会议的《中国名酒分析报告》记载,首届全国评酒会的评比标准主要有四项:
  1、品质优良,并符合高级酒类标准及卫生指标;
  2、在国内外获得好评,并为全国大部分人民所欢迎;
  3、历史悠久,已在全国有销售市场者;
  4、制造方法特殊,具有地方特点,他区不能效仿者。
  最终,在103个酒样中选出了8种酒,作为高品质、具有市场基础、历史悠久、独特工艺的代表。其中的4种白酒也被冠以“四大名酒”的殊荣。泸州老窖酒的入选,因其“酒窖之建立具有三百年以上历史”,具有“特殊之香味”“饮用后更觉适宜爽口”等特点,不仅“合乎标准”,而且“与普通一般白酒迥然不同”,“他处鲜有此种名贵美酒”,“绝非他处所能仿制”。不同于其后四届,首届国家名酒的评比标准虽是摸着石头过河但也较为全面,是对我国传统酿酒产业的一次梳理和总结,同时也为我国酒类产业格局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1952年,埋下了一粒味香醇厚的种子。第一届评酒会引起社会各界的震惊与喜悦。老百姓知道了什么是名酒,名酒在市场的声誉大大提高,销量猛增;在行业中也立起了标杆,树立了榜样,促使各地区的酒业主管部门、生产企业纷纷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比学赶超”活动,总结传统操作,开展科学研究,改进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促使酒业步入了大规模发展轨道。
  “时代经典,致敬开创”,七十年风华绝代,七百载浓香风骨。2021年10月17日,泸州老窖全新战略品牌“泸州老窖1952”上市发布会在上海中心大厦隆重举办。自1952年秋季首届全国评酒会召开至今,中国名酒已走过70年不凡历程。作为首批入选国家名酒的泸州老窖,选择以如此特殊而隆重的方式,既是回顾历史,致敬所有致力于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中国荣耀的开创者;也是继往开来,与时代同行,重塑名酒新时代的价值标杆。作为唯一蝉联历届“中国名酒”称号的浓香型白酒,泸州老窖1952不忘初心,在推动中国名酒迈入新征程的路上,步履坚韧。
  传承698年浓香风骨,集24代传承人之技艺精粹。泸州老窖1952以“高端浓香型白酒名酒价值标杆”为出发点,传承泸州老窖浓香鼻祖之精髓,集“醇厚、浓郁、爽净、幽雅”的浓香典型风格于一身。酒体鉴评会上,由宋书玉、陈吉福、李大和、胡永松、周新虎、吴建峰、胡义明、杨官荣等八位白酒资深专家领衔的专家监评组,给出了“无色透明,窖香馥郁,陈香舒雅,醇厚丰满,绵甜圆润,回味悠长,落口爽净,风格典型”的评语,称赞“泸州老窖1952”是传承698年酿酒名门浓香风骨的佳作。70年激荡岁月,70载春华秋实。从1952年北京举办第一届全国评酒会至今,中国名酒已走过70年风雨历程。作为唯一蝉联历届“中国名酒”称号的浓香型白酒,泸州老窖承载了一个时代的浓香记忆。自公元1324年,制曲之父郭怀玉发明甘醇曲,酿造第一代泸州大曲酒,历经690余年24代传承人传承至今,七百载的时间沉淀惊艳了岁月,24代的传承淬炼了技艺精华,对中国传统白酒文化、酿造技艺的坚守,勾勒出泸州老窖对中国名酒的拳拳敬畏。“以时代经典浓香,致敬名酒开创者”,泸州老窖将继续弘扬中国名酒之风骨,经典之上再创经典,再铸辉煌!

版权所有: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