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在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上,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正式向泸州授牌“中国酒城·泸州” 长江流域辐射面积像一头向西望的恐龙,泸州位于恐龙的心脏位置 把长江看作一条“中华龙”,泸州位于龙的神阙穴位置 朱德赋诗“酒城” 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第十六代传承人李华伯 李华伯之妹李青林 中国超高端白酒的典范——国窖1573 民国初,泸州澄溪口码头。当时,泸州老窖营沟头(现国窖酿酒基地)出产的大曲酒主要从这个码头运往全国各地 文/李宾
一座城市,两瓶好酒;酒以城名,城以酒兴。
一座城市能酿造好酒是幸福的。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酒业一直是泸州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而在1000余年前北宋时期的泸州,以当时的赋税收入计(当时仍以酒税为主要贡献),泸州是全国26个大城市之一,被誉为“西南要会”,呈现出“川盐走云贵,万商聚泸州”的商业盛况,更与成都、重庆三足鼎立。2018年,泸州新城市定位语和形象标识“中国酒城,醉美泸州,一座酿造幸福的城市”甫一推出,即得到了广大市民的高度认可。无独有偶,2016年,微博评出幸福指数城市排行榜,泸州名列第一。
2019年3月,在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上,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正式向泸州授牌“中国酒城·泸州”。
一瓶好酒酿于一座城市,是幸运的,酿于斯,藏于斯,成于斯。就像干邑白兰地之于波尔多,威士忌之于苏格兰高地地区,是上天将水、土、气、微生物、生态环境等资源禀赋,赐予了这片神奇的土地。故而,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在详细考察了泸州的地理气候后,一语道破了天机——“在地球同纬度上,沿长江两岸的泸州能够酿造真正纯正的蒸馏酒。”
三个泸州
明代才子杨慎有诗云:
南定楼前碧草青,荔枝树下少埃尘。
三泸名号讹千古,二水沱岷会两津。
青箬海商船舫集,红妆营妓管弦新。
多情莫悔登临数,良夜何妨秉烛频。
杨慎在这里讲的“三泸”,是指历史上的泸州由于战乱等原因,先后迁移了三次治所,分别是今江阳主城区、老泸州神臂城和茜草坝。而我这里要讲的“三泸”,并非要为“三泸”正名,只是化用历史上“三泸”说法,讲述泸州响当当的三张名片:长江文化、红色文化和酒文化。
长江泸州
古语有云:金角银边草肚皮,沿海沿江沿边,铁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一个城市的位置几乎决定了它的命运。因此,君不见,但凡两江汇合之处、江流入海之地,总有城市,甚至有超级城市群的诞生,如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携长江、珠江与海洋口岸地利之便,几乎占据了中国经济命脉的半壁江山。
以此可见长江之于泸州的重要性。可以说长江、沱江赋予了泸州生命。没有长江、沱江在这里交汇,带来充沛的水源,丰富的物产,川流不息的水上运输贸易和文化交流,也就形不成如今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泸州,自西汉景帝六年(公元前151年)建江阳郡以来,泸州五商辐辏,商贾往来,2000余年未曾断绝。
如果把长江水系画作一头“西望”的恐龙,泸州则位于“恐龙”的心脏位置;如果把长江看作一条横亘在中华大地上的“中华龙”,则龙头在上海,龙脊在南京、武汉和重庆,龙尾在成都,而泸州则位于这条“中华龙”的五脏六腑位置;而如果按照传统人文的地理划分,宜宾上游为金沙江,宜宾江段始称为长江,则泸州为长江第二城,处于“龙眼”或“龙鼻”咽喉之位,上接宜宾之险,下连重庆之广袤,这便是李白在《峨眉山月歌》里所描绘的“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长江为泸州带来的除了从青藏高原雪山融化的充沛无污染的水源,还有四季分明、春暖秋凉、终年温润的地理气候特征:全市年均气温17.1℃至18.5℃,年温差不会超过20℃,年日照1200至1400小时,无霜期300至358天。据上海交通大学专家邓子新的研究,酿酒微生物的最佳繁殖温度为5℃至25℃,泸州的这一气候特点,为微生物天然发酵,创造了最适宜的温床。这也是为什么位于长江上游的宜宾、泸州最适宜酿造浓香型白酒的秘密所在。
红色泸州
“天生重庆,铁打泸州”是对泸州最高度的概括,也是对泸州性格的生动反映。
在冷兵器时代,高山与江河天险往往是战争难以逾越的屏障,因此南宋据长江之险,可以偏安一隅,而蜀中可以凭剑门关隘三分天下有其一。十三世纪宋元交替之际,蒙军从陕甘方向攻入四川,准备沿长江、嘉陵江顺江而下,一路席卷江浙。如此周密的作战计划,却因泸州、重庆军民分别在泸州神臂城和合川钓鱼城的顽强抵抗之下折戟沉沙,蒙哥大汗战死,蒙古帝国一分为四。可以说,泸州神臂城与合川钓鱼城以弹丸之地,一举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走向,也让南宋王朝皇脉残喘延续了30余年,西方历史学家称这里为“上帝折鞭之处”。
1907年
在孙中山的领导下,泸州及川南同盟会会员熊克武、佘英、黄方等人发动叙永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如今,纪念辛亥革命烈士佘英、黄方的纪念碑还依然矗立在泸州市忠山公园内。
1915年
袁世凯称帝,蔡锷于云南举义帜,发动护国讨袁,由朱德领导的泸州纳溪棉花坡战役,以少胜多,有力地打击了袁军的嚣张气焰,朱德一战成名,后驻军泸州,广结进步文人士绅,除暴安良,在泸州留下一段段佳话。此是后话。如今,蔡锷将军“护国岩”三个大字及煌煌282言《护国岩铭》尚镌刻于纳溪区永宁河畔。
1921年
26岁的恽代英经少年中国学会的推荐,受聘任为泸州川南师范学堂教务主任,翌年担任校长。恽代英在泸州期间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进步思想,培养了一大批革命进步青年:余泽鸿(后曾任中共中央秘书长,红军大学副校长,1935年在江安与敌作战时牺牲)、曾润百(泸州第一个共产党员,曾任中共泸县第一任党支部书记、中共万县县委书记,1928年英勇牺牲)、张霁帆(曾任共青团成都市委书记、共青团河南省委书记,1926年在江苏徐州被军阀孙传芳抓捕牺牲于南京)、李华伯(春和荣作坊主,曾任泸县中学学生会会长,川南学生会副会长,解放后积极推动泸州私家酿酒作坊的社会主义改造;妹妹李青林积极投身革命,曾任中共万县县委副书记,1949年解放前夕在重庆渣滓洞被国民党杀害,是小说《红岩》主人公李青竹的人物原型)……1926年
刘伯承受中央委派,与朱德、杨闇公一起发动“泸州起义”,为中共早期直接掌握武装力量积累了经验,被誉为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的预演和先声。
1935年 由毛泽东主席领导的“四渡赤水”,三渡在泸州,合72天里54天在泸州境内,红军在川滇黔边境迂回穿插,摆脱了40万敌军的围追堵截,渡金沙江,过雪山草地,到达陕北,取得了25000里长征的伟大胜利,写下了毛主席军事指挥史上最得意的一笔。
初心莫忘,砥砺前行。如今,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泸州,在各地旧址建立起了泸州烈士陵园、泸顺起义纪念馆、况场朱德旧居、古蔺县红军四渡赤水战役遗址、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叙永县“鸡鸣三省”会议旧址、川滇黔工农红军游击队起义指挥部旧址等一批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泸州红色基地之多,在近现代革命史上影响意义之深远,这在全国众多城市之中,恐怕也是少见的。
酒城泸州
认识酒城泸州,我们先从“泸”的繁体字形“瀘”字的趣解说起。2017年秋,著名作家,湖南省作协主席王跃文老师应国际诗酒文化大会之邀来到泸州,给我们讲:
“卢”字的繁体字“盧”,是从“酉”部的,也就是说与酒有关,加上三点水,就是“泸”,因此泸州本就是一个有好水有美酒的地方;加上“土”旁,就是“垆”,“垆”本义是放置酒瓮的台子,故有“文君当垆”的佳话。
受到王跃文老师的启发,笔者进行了更进一步演绎,算作趣解: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酿酒需要用好水,故“瀘”字三点水;酿酒还需要优秀的匠人,因此“瀘”字顶上“卜”,甲骨文指“人”之义;古之酿酒多为夫妻店,采用前店后坊的方式,“卜”字下面一横一撇之“厂”,不就是厂房吗;本为“虎”字头下面的“七”字则代表了酿酒的七大元素——“金、木、水、火、土”五行入酒,再加上“日、月”,合称为“七曜”,若具体到泸州的酿酒资源,则是“地、窖、艺、曲、水、粮、洞”七大得天独厚的酿酒资源;下面的“田”,寓意着有良田必产好粮。这样一看,综合了一切酿好酒的要素,酿出了一杯好酒,还缺什么呢,缺包装容器,因此,“瀘”字最下面的“皿”字,器皿,不就是一款好的包装吗?
当然,“泸”字本义,指泸水,特指古代长江自泸州往上游段皆称泸水。现一般指金沙江宜宾以上四川云南交界处的一段。泸酒的传承与发展上赖“天时”——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下挟“地利”——交通便利孕育的商贸文化,更靠“人和”——汉夷杂居的民风民俗与历代禁酒制度上采取相对宽松的执行政策,以及一代代酿酒传人的技艺坚守与革新。因此,正如王跃文来到泸州时所说“苏东坡离我们而去不到1000年,孔子离我们大概2600年,而泸酒的发展至少5000年”。
泸州酒业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如今,泸州主要工业产业虽然可以巧妙地归纳为“天长地酒”(“天”指天然气化工,长”指挖掘机、液压机等重工机械制造的长工集团,“地”指地下能源),而实际上,泸州GDP和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酒业。2021年,泸州市GDP达到2406亿元,而酒类产业完成营业收入1100亿元,实现税金118亿元。
亦巴亦蜀 两面泸州
如果用一个词来准确形容泸州,我会选“巴山蜀水”一词。是的,泸州地形南高北低,“山”是属于古巴国的山,山峦叠嶂、沟壑纵横,北部丘陵地带是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过渡地带;而“水”却是来自蜀地的水,江流绕郭,田畴交错,长江、沱江在接纳了蜀地的优质水源之后在这里汇合而后滚滚向东流。
从地理上看,泸州介于古蜀国与巴国之间,成都是蜀文化的代表,而重庆是巴文化的代表。二者一阴一阳,一柔一刚,一静一动,一“水”一“山”,一烟火一江湖,而泸州,就在这阴阳,柔刚,静动,蜀水与巴山,烟火与江湖之间。
烟火泸州
前文讲到,自汉景帝六年江阳建郡以来,泸州烟火已香续2000余年,甚至在北宋时还一度冲进了二线城市(据马端临《文献通考》记载,北宋时年赋税在10万贯以上的城市只有26个,而泸州是其一)。泸州的烟火气息,可以用四个“一”来概括:即一杯酒、一席菜、一壶茶和一桌麻将。
酒,上文已详述,这里不赘述了。而我们说“有美酒必有美食”,泸州的菜系在综合汲取了川菜、渝菜的风格基础上,形成了独立的“泸菜”系,自成体系,可谓“川菜中的川菜”。在传统的川菜流派中分为“上河帮、下河帮、大河帮、小河帮和内(江)自(贡)帮”,而泸州主要属于上河帮,却充分汲取了其它各帮的优点,即兼具川菜“清鲜醇浓、麻辣辛香、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共性,又有“大河帮、小河味”的综合风味,突出表现为“清鲜纯厚、醇浓并重、咸甜适中、酸辣适口、糊辣麻爽、辛香有度”的特征,风格多样,品式丰富,大河风格,小河风味。其中,又以河鲜的烹饪为特色,已经成为泸州的一张名片。豆瓣坨鱼、干烧水密子、窖香火龙鱼、窖香麻花鱼、清蒸江团、江团狮子头、酸菜黄腊丁、酒城炝锅鱼、飘香水煮鱼、豆腐烧鲫鱼……泸州人还发明了“一鱼多吃”,一条鱼在厨师的妙手里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味道。
说起泸州的美食,则不得不提“誉满巴蜀,香飘九州”的火锅。如今风靡全球的火锅(特指南方火锅,区别于北方涮羊肉火锅),其真正起源却始于泸州。这么说,成都和重庆的朋友可能不爽,但事实胜于雄辩。首先,火锅是长年累月奔忙于长江及其支流的纤夫所创造,起始并非追求美味,是生活所迫。著名作家李劼人在所著《风土什志》中记载:
且有证据,重庆火锅最集中的地方是小米街,而据泸州城东几公里的长江边有个小米滩,据说以前长江上跑船的船工常宿于小米滩,停船即生火做饭驱寒,炊具仅一瓦罐,罐中盛汤,加入各种菜,又添以花椒、海椒袪湿,船工吃后美不可言,这种食俗便沿习下来,传至重庆扎根,并渐丰富,成为川人特有美食。
条件艰苦的纤夫,往往船拉到水流平缓之处(而泸州下游几公里处的高坝小米滩,由于地势平缓,就成为了纤夫们常常歇息的场所)生火做饭,瓦罐里的浓汤煮了上顿煮下顿,所谓的蔬菜不过是随处采集的野菜叶子;那肉食怎么来呢?因为以前的富贵人家是不吃猪牛羊的内脏的,牛羊宰杀之后,内脏则弃之在江边,任由纤夫们捡拾。这下,你应该明白了,为什么火锅多配内脏了吧。有趣的是,如今毛肚也已成为东西南北火锅爱好者们必点的一道美食。
如此情景,在运输繁忙的长江边,常年可见,《江阳竹枝词》写到:
冬夜江上雪风吹,猪杂牛心美中珍。
船家舟子炉前站,汤沸菜香饱刹人。
两水潆徊绕郡城,三泸滩头暮潮生。
多情最是扁舟子,船头汤锅送客行。
因此,可以说,巴蜀麻辣火锅,发源于泸州,兴盛于重庆,溢满巴蜀,香飘九州。
另外,全国最晚熟的一颗荔枝是泸州人吃掉的,全国新春里最早的一杯茶也是在泸州先摘下的。泸州纳溪茶在全国茶地图里属于特早茶,也是全球同纬度茶树发芽最早的区域。2011年12月,“纳溪特早茶”地理标志保护通过农业部评审。“瀚源”“凤羽”“荣龙”“早春二月”“岩缝雪芽”等品牌曾在国内外各种活动中多次荣获“金奖产品”称号。
唐代陆羽所著《茶经》中就有“纳溪梅岭产茶”之句,宋代《太平寰宇记》中记载“泸州有茶树,獠人常携瓢攀树上采茶”,可见宋时泸州的茶与酒一样,通过长江码头运输到全国各地。如今,在纳溪区大渡口镇清溪河晒鱼滩石壁上发现有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的手书石刻——“二月茶”。
当然,更值得书写进历史的是,2017年,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酒城酿酒匠人们第一次将茶文化与酒文化进行了完美融合,经过多年研发,推出了中国白酒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款茶酒——泸州老窖茗酿。茗酿选取纯天然高山茶叶,以现代高科技生物萃取技术,保留茶叶芬芳的同时,又充分提取茶叶中活性因子,融入泸州老窖优质基酒,调配而成,具有“入口柔,醉酒慢,醒酒快”的特点。
一杯酒、一壶茶、一席菜。安逸泸州人的日常除了“吃喝”,还有“玩乐”。先说麻将,近年来,有人做过专门的研究,结论是麻将其实是由渔民发明的——你看,渔民捕鱼论“条”,一条二条到九条(“九”代表至大数,下同),鱼贩们把鱼装进特制的鱼筒里,则一筒、二筒,卖多少钱呢,一万两万……另外,捕鱼,船出行需要旗杆,需要“东西南北风”,最后还不是为了多捕鱼,多“发”财。当然,我不敢妄断这又是泸州渔民的发明,却敢断定泸州人玩麻将的算法规则,一定是全国最复杂多变的。从早期的“推到和(hú)”,到“血战到底”“血流成河”,再加入“鬼”牌(在牌中加红“中”,称作“鬼”牌,拿到手上后,可充当任一张牌),后来有些玩法因实在过于复杂,至今也没有普及开来。当然,泸州人打麻将更主要是混时间,是小赌怡情。
泸州还有一种独有的纸牌游戏,叫“大贰”,“大贰”纸牌的变化程度与麻将相比,可能还要复杂10倍不止(限于篇幅的原因,这里就不具体介绍游戏规则了)。这下你就应该明白了,为什么泸州人打麻将总是不断地创新了吧,因为无论如何创新,变化规则,跟“大贰”比起来,都不过瘾。
所以,下次再遇到泸州人,你最好还是老老实实地陪他喝酒,至少不用“交学费”。至于酒,主人还管饱。
江湖泸州
泸州人安逸起来,能把生活过成一壶茶、一杯酒;而泸州人一旦认真起来,却是绝对的靠谱。宋末元初,公元1276年,临安(杭州)陷落,太皇太后和宋恭帝都已经投降了,泸州这边却还在坚持抗元,前后坚持34年,直到与合川的钓鱼城一起改变了世界的历史走向。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三次关键的战争都有着泸州人的贡献:护国战争中最重要的一战棉花坡战役在泸州纳溪;代表中国共产党掌握枪杆子的南昌起义,其预演是泸顺起义;红军四渡赤水,三渡在泸州。
泸州的江湖文化,是码头文化,是“袍哥”文化。泸州老窖原有一家酿酒作坊里的一幅对联这样写道:酿春夏秋冬酒,醉东西南北客。意思是每天不计其数的船只、人流物流通过长江码头再走向世界各地。人来人往,三教九流,来自五湖四海,是什么样的一种文化让这一秩序实现基本稳定和动态平衡,是商业诚信,是公平公正,是“仁义礼智信”。
有人做过统计,在整个唐代,巴蜀地区共出了68位文科进士,属于巴国地域的只有一位。而沿江两岸则多出武将,出将军,这就不难理解,在明代的泸州,出了一位著名的武举人舒承宗,清代出了一位武进士——尧坝镇的李跃龙。而泸州袍哥会的真正代表要算辛亥革命烈士,泸州同盟会会员佘英。佘英(1874年-1910年),字竟成,泸州小市人,当过学徒、船工,20岁时考中武秀才,不久,成为小市哥老会“义字公口”的舵把子,后接受《警世钟》《革命军》等进步思想的影响,加入同盟会,被孙中山任命为西南大都督,回泸州发动武装起义,1910年惨遭杀害。
泸州人的烟火与江湖构建成了泸州人的整体人格:“烟火”是生活,是诗和远方,是安逸巴适的,是悠闲恬淡的;“江湖”是生存,是家国情义,是直率豪爽的,是铁肩担道义的。“烟火”与“江湖”之于泸州人就像太极的两仪,一阴一阳,生活与生存,诗和远方与柴米油盐,儿女情长与家国情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作用,相互成就;更像一杯酒,水形火性,却和谐相融,和美共生,浓缩了泸州人赤诚忠厚的家国道义,义薄云天的江湖豪情,睿智通达的人生智慧和酸甜苦辣咸鲜的百味人生!
(因篇幅限制,较原文略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