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三赴泸州秦洋造酒
文章字数:711
    2025年4月,中国浓香口述史项目组与陕西秦洋长生酒业采访合影    (左起:宋英、王华、戴静文、景俊鑫、赵明利、张海林、肖玉祥、任正刚、吕楠超、杨琳、李史明睿、张建国、吴东平)

  肖玉祥,1994年起任国营陕西洋县酒厂(陕西秦洋长生酒业有限公司前身)厂长,现陕西秦洋长生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20世纪80年代,曾到泸州参加酿酒技术交流。
  张海林,20世纪70年代退伍后,进入洋县酒厂参加工作,曾任车间主任、酒库库管,于1976-1977、1978、1979年三次赴泸州老窖学习浓香型白酒酿制技术。任正刚,于1976-1977、1978年两次赴泸州老窖学习浓香型白酒酿制技术。此两位都是陕西秦洋长生酒业有限公司的退休老职工。
  2025年4月,中国浓香口述史项目组赴陕西秦洋长生酒业采访了肖玉祥、张海林、任正刚等技术专家。
  肖玉祥董事长谈到:“洋县酒厂的转型,从引进泸州老窖的工艺技术开始,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洋县酒厂经历了4次大规模的技术改造,第一期技术改造完全学习引进泸州老窖的酿酒工艺技术,包括最早培养的窖泥。”
  张海林回忆:“我们当时去泸州老窖的时候非常年轻,虚心向泸州老窖学习白酒酿造技术。我们三次到访泸州,泸州老窖的师傅也毫无保留地把技术教授给了我们,怎么挖窖池、什么是掐头去尾等等。得益于泸州老窖师傅的帮助,酒厂在泸州老窖的酿酒工艺基础上,完成了第一次转型。”
  任正刚回忆:“我们过去(泸州)以后,那里的小师傅热情接待我们,我们很感动。因为当时洋县酒厂处于一个转型的阶段,要学习窖泥培育技术、学习大曲技术,还有操作工艺,他们(泸州老窖师傅)很照顾我们,一一给我们讲要怎么做。”

版权所有: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