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3版
发布日期:
情缘曾经沧海难为水
文章字数:1,078
  据陪同拜访的姐姐介绍,听说泸州老窖员工将去拜访,陈茂椿先生的家属们感动之情溢于言表。笔者一行刚到拜访地就充分感受到了这种热情:书桌上,照片影集和资料摆放整整齐齐,陈茂椿先生的女儿陈永红为笔者端上了热茶,伴着泛黄的历史资料,陈茂椿先生的儿子陈尚智为笔者开启了一段六十年前的回忆。
  陈尚智回忆说:“父亲出生四川资中,1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抗战爆发后,日本飞机对中国进行轰炸,四川也没有幸免。因为抗战,中国许多资源被封锁,中国飞机缺乏汽油,无法进行战斗。父亲和其老师用乡村土酒蒸馏获取高纯度的酒精代替汽油。当时国民政府还规定土酒不能民用,只能用于飞机燃料。”因为陈老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政府为此还专门颁奖鼓励。陈老与酒最初的缘分便就此结下了。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酿酒业翻开了崭新篇章。1951年,陈老担任西南工业部重庆工业试验所糖酒组副主任;1955年,糖酒组一分为二,单独成立酒组,陈老领导全组进行酒类研究。1957年,由中央食品工业部组织成立“总结四川泸州老窖大曲酒操作法”试验组,陈茂椿任试验组技术室主任,具体负责对“泸州老窖大曲酒操作法”(又称泸州老窖试点)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研究,来自全国的酿酒精英(包括五粮液的总工刘沛龙、全兴酒厂的汪孝忠、邛崃的技术专家谢明剑等)汇聚泸州老窖,陈老与泸州老窖的半生情缘也开始了。
  陈尚智先生特别强调:从1957年到1958年半年时间里,科研工作者深入了解泸州老窖传统操作法,在继承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科研者分别对泸州老窖酒酿制技艺的熟糠拌料、粮食用量、入窖温度、发酵时间等十余个生产环节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酒的质量和产量节节攀升。“计划经济年代,没有技术壁垒,父亲带领科研工作者在泸州老窖所获得的全部数据和技术总结资料都上交给了国家。随后,全国数十家酒厂纷纷到泸州老窖参观、学习,四川的酿酒技术在全国飞速推广开来。”
  1963年,北京召开了全国第二届评酒会,陈茂椿当选全国评酒员。当时评选出的八大名白酒中,四川酒占比最高,这几家酒厂都是遵循陈茂椿查定、总结泸州老窖所撰写的大曲操作法。第二届评酒结束后,泸州老窖大曲酒操作法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并进一步在全国普及。“追根溯源,泸州老窖大曲酒全国技艺的推广离不开父亲这一代科技工作者,更离不开泸州老窖所作的重大贡献,贵单位出版的书籍《泸州老窖大曲酒》成为全国众多酒厂技术工作者的必读书籍。”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父亲与泸州老窖的感情最深厚,可以说在四川乃至全国诸多酒厂中,父亲最牵挂泸州老窖。于父亲而言,泸州老窖就是他心中的‘沧海’。”

版权所有: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